一💥、 课程设置
1. 必修课
大一阶段的大学外语课程为必修课,共8学分👨🏽🦰,每学期4学分。其中大学英语交流课程4学分,大学外语基础课程/发展课程为4学分👩🏿🔧。开设学期为第一学期和第二学期🤹。
根据分级考试成绩🚜,部分需要巩固基础的新生在必修阶段不参加选课,统一学习大学外语基础课程♙:《大学英语1》(第一学期)、《大学英语2》(第二学期);同时学习《大学英语交流1》(第一学期)🧑🏽🦲、《大学英语交流2》(第二学期)。
根据分级成绩进入大学外语发展课程班的学生必修《大学英语交流2》(第一学期)🙍🏿、《大学英语交流3》(第二学期)👩🏻🚒;同时每学期需要从以下发展课课程列表中自主选择一门课程作为发展课程必修课,两个学期的发展课程不能重复。每学期具体开设的大学外语发展课程的数量和具体课程以教务处公布的当年学期教学计划为准🎻。
2. 选修课
大学二年级开始,大学外语课为选修课🧑🏽⚕️,共4学分,每学期2学分。开设学期为第三学期和第四学期🛀🏽。
课程为第二外语类课程,包括:俄罗斯语言与文化、日本语言与文化、法国语言与文化、阿拉伯语言与文化🍝。
二、发展课课程列表
通用英语课程 |
专门用途英语课程 |
跨文化交际外语课程 |
英汉基础笔译 英汉应用笔译 英汉口译 英语演讲 |
商务英语(中级) 商务英语(高级) 财经学术英语 财经报刊选读 学术英语 |
美国社会与文化 英美小说选读 |
三、发展课课程介绍
1.《商务英语(中级)》
《商务英语》中级课程主要学习国际商务日常交流中常见的词汇句型、话题讨论、商务信函写作等⚃🧩。旨在通过以教材内容为基础的知识和练习,使学生熟悉考试内容和形式,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
本课选取了美国圣智学习出版公司出版的《新编剑桥商务英语》(中级👥,第三版👨🏽🎨,John Hughes主编)🥍,紧紧围绕考试内容进行商务英语的听说读写训练🧑🏻🦳🌈,并注重考试技巧的训练🌾↩️。教材共分为12个单元模块🧗🏿♀️。每个模块分为商务话题🈹、商务技能、考试聚焦三部分:商务话题部分主要以引入相关词汇和句型知识为主🎋,目的是使学生熟练记忆相关的词汇♎️、句型和商务常识,为后面两个部分的学习打下基础💪。商务技能部分侧重商务公文的写作训练。考试聚焦主要训练口语考试的一些常见话题。该教材的一大亮点是练习题规范丰富,能够同时满足商务英语基础知识和考试培训的需求。
2.《商务英语(高级)》
教学目的🙋🏻♀️:通过一学期总计36课时的《商务英语(高级)》课程课堂教学活动,本课程旨在帮助学习者了解和掌握商务活动相关的商务专业技能和语言技能,在以后的商务活动中沟通更自信🧔🏽♀️、更熟练和更专业,成长为既具有国际商务视野和熟悉国际商务又熟练掌握英语的专业高级复合型人才💟。
课程特色:本课程基于英国剑桥大学组织编写的高级商务英语原版教材,教学内容涵盖工作生活🍸、公司发展、工作沟通、销售艺术🫴、金融和财务、购买力等实用商务活动场景和对应商务领域的最实用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紧密围绕商务英语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全面展开🚵🏽♂️,提高学习者商务英语运用的能力,注重提高学习者商务英语运用的能力和提升学习者商务英语沟通的技能🏄🏼,加深学习者对商务知识、商务文化、商务技能以及相应英语语言技能的了解和运用🙋🏼♂️,并鼓励和引导学习者进行课程后商务英语继续学习🪤,积极参加和努力考取剑桥商务英语高级证书考试—国际化商界人才的必备国际认证工具和世界500强企业广泛认可的求职通行证。
教学内容🤦♀️:(一)商务英语听说教学:组织学习者进行英语商务会谈及演讲👨🏿🍳、财经和商务英语广播及电视节目的听说系统性练习活动,理解主旨并掌握大意⚡️,把握重要细节,领会讲话者的观点和态度,并进行分析评价👨🌾、推理判断🧝🏿、归纳总结和发表己见🕺🏽,能与国际商务人士进行商务会谈🪜,并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二)商务英语读写教学🤱🏼:通过有步骤的商务文献读写训练🧙,帮助学习者读懂具有一定难度的商务报告🦿、财经报道等商务英语文献资料🙏🏻,并能借助所给出资料撰写相关的商务报告或建议书,能准确描述各种图表和数据,以及掌握各类商务英语信函的写作;(三)剑桥商务英语高级证书考试教学💅:紧扣原版教材的内容安排,对学习者提供必要的应试方法技巧上的指导。
教学方式: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学习者呈现逼真的商务活动场景,积极组织商务情景模拟教学,为学习者提供标准的英国语音和语言框架结构示范,展开商务英语口头和书面沟通训练,帮助学习者熟悉各种国际商务运作🕟,再辅以剑桥大学商务英语高级证书考试要求和相关考试技能的指导,为立志于今后在外企和国际商务领域寻求职业发展和施展才华的学习者提供相应的学习支持。
3.《学术英语》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学术英语-管理》,属高等学校专门用途英语(ESP)系列教程的“学术提升”类,内容涉及市场营销、金融🍊、会计、电子商务、公司战略🐩👩🏼🍳、人力资源等管理学科的主要分支🔲。课文节选或改编自国外专业期刊或著作,例如👩👧👦:The Fundamentals of Marketing,International Business,Introduction to Business: Competing in the Global Marketplace,Harvard Business Review等等, 授课对象为非英语专业一、二年级⚱️,达到一般要求水平的学生。
本课程以相关专业内容而不是以语言训练为主线👨🏿💻,但是基于培养学术交流能力为目的的听、说、读、写➗、译的训练贯穿每个单元👍🏻,并且各个单元内容的语言训练相互衔接🏙、前后呼应,旨在为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国际交流提供支持。在语言能力的培养上,本课程以专业内容为主线,训练学生的学术英语的表达规范🧛🏽♀️,了解专业领域的术语,并培养学生阅读专业文献的能力,撰写规范的学术论文的能力。此外,本课程不仅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通过针对单元主题的讨论和具体案例的分析,培养学生批判性阅读和思考的能力;同时🍙🪝,双人或小组的学习任务贯穿于整个课程中🙂↕️,注重了培养团队合作的能力。
本课程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毕业后在直接使用英语从事本专业工作,或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工作👩🏽✈️,或者继续深造学习👨🏻🦯➡️、进行学术研究以及参加学术活动打下坚实基础。
4. 《财经报刊选读》
本课程以国内财经话题为主,以“十四五”规划(14th FYP)的新发展理念为主线,分别围绕内、外循环涉及话题展开🩻,主要内容包括新发展理念(five major development concepts)、双循环(dual circulation)、供给侧结构性改革(supply-side structural reform)🧑🏽🏫、城市群(mega-city clusters)、中国制造2025(made in China 2025);一带一路(BRI)🤦、亚投行(AIIB)、自贸区(FTZs)💃、自贸协议(FTAs)👩🏽🔬、特别提款权(SDR)、人民币国际化(RMB’s internationalization)等方面进行解读,最后聚焦中国的经济发展(Growth of China)⚄。课程体现了“总 — 分 — 总”的架构🙁。
所选材料出自中西方英文主流媒体。时效性强👨🏼🦱,有助于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如何看待认识中国✦,了解中国在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如果构建对外话语体系👆🏿,提升国家形象。各部分内容具有相对独立性,同时内容之间一定程度上具有内在逻辑性🙎🏼♀️。
本课程在练习中设计了课前分析与理解、术语解释、翻译🧚🏿♂️👩🏼💻、填空、笔记及相关背景知识介绍等👵🏽。在注重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强调学生在学习中对知识的掌握、拓展和运用。
5.《美国社会与文化》
本课程介绍美国社会文化相关知识💞,讨论美国社会热点问题,批判性分析现象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力图让学生对美国有一个真实、客观、全面的认识。课程以社会🎞、文化相关的内容为依托,以中西比较的视角为切入点,同时与语言教学相融合,在批判分析中认清事实,在文化探讨中习得语言,在语言练习中了解文化,力图提高学生的国际化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提升自我文化自信。
6. 《英汉口译》
《英汉口译》是为非英语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英语基本技能训练课程。
该课程旨在通过基础口译训练,使学生初步掌握口译的基本技巧,包括听辩技巧、口译笔记🥠、数字口译、基础视译和联络陪同口译等👩🔧。通过以上技巧的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话语分析能力🍷;促进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加强学生关心时事的信息意识🌙;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该课程是英语专业技能课程,授课以高强度的学生口译练习为主要形式🤏🏿,需要学生积极和全方位的参与,所以要求选课学生具备优秀的英语和汉语语言基本功🏕;知识面广,对英美等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对文化差异具有较好的敏感性
7.《英美小说选读》
《英美小说选读》这门课,授课对象是广大非英语专业学生,为了满足我校学生四级后英语教学的需要🙅。该课程的教学宗旨是:通过阅读英美小说🚶♀️,促进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加深对英美文化的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英语的理解能力👨🏻🌾😑,通过对英美小说的解读当中,相应地扩大词汇量👿,同时提高英语阅读水平和逻辑思维能🙀;学生在提高英语的同时📵,也适当地讲解文学批评手法🤸🏻♂️,让学生了解文学批评的动态,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来分析阐释文学作品🕵🏻♂️。
细读短篇小说文本,注重学生初次阅读时的情感体验及同学间的交流🤷🏻♂️;培养学生分析小说的能力,逐渐学会欣赏短篇叙事艺术的形式美。针对教材上的内容,力求学生从语言、主题、逻辑等方面完全理解每一篇作品,从而提高学生的文学审美能力、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英语写作水平。
本着因材施教的原则,并且针对学生的特点,该课程将循序渐进地讲解文学理论❤️🔥,逐步培养学生对所读小说作形式审美分析的能力,为英美文学选读♢、英美小说等高一级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注重在师生间建立真正的对话互动关系。不将教师对小说文本的理解作为所谓知识强加给学生,注重开发青年学生对文本的自发感悟力🦴🦃,课堂讨论时他们所发表的意见🏷,只要在文本的语义✧、逻辑或语用结构中能找到佐证🕷,教师和其他同学就予以足够的尊重🤚🏻🤽♀️。
8.《英汉应用笔译》
本课程主要介绍英语笔译(英译汉)的基础理论和翻译技巧🏄🏿,从汉英语言文化对比出发,启发学生认识英汉语言文化差异,从翻译角度增强学生的汉语表达能力,传授基本的翻译理论和常用方法、技巧,通过反复实践培养学生的翻译技能。本课程参考《实用英汉翻译教程》(申雨平🍅、戴宁.实用英汉翻译教程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共分12个单元,每单元设有对照阅读或先翻译后阅读的内容,便于学生在练习中学习他人的长处,学练结合。不从单项的“翻译技巧”入手,而是从实践中更为常见的篇章切入,从大局中学习具体的翻译方法。书中的练习体裁丰富,包括一般文件、正式文件🤰、散文🧗🏿、广告、企业介绍🛳、记叙文、新闻报道🔩、科普文章💵、社科文献等文体形式,增强对文体的鉴别能力,通过翻译实践🐒,为提高翻译能力打下基础。每单元都附有我国著名翻译家的译论摘要📨,帮助学生在亲手实践的同时,对我国的翻译史和翻译理论有大体的认识🤹🏼♀️。
9.《英汉基础笔译》
课程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翻译理论部分会介绍语言学视角下的英汉翻译理论、英汉语对比理论💠,以及中西历史上的重要翻译思想;翻译实践部分会以文学语篇翻译为主,适度兼顾其他常见体裁翻译,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语篇翻译能力,并且通过实践使学生初步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总而言之,本课程对于学生真正理解英文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对于学术研究所需的英汉翻译能力也必将打下坚实的基础🧡。
10.《英语演讲》
英语口语与演讲技巧🥟、演讲写作相结合的英语实践运用课程,强调学生的实践👯♂️、参与和互动。课堂教学以介绍型、说明型和说服型三种演讲类型为主线🧚🏿♂️,教学内容围绕“写”💇♀️、“演”和“评”展开🌒,即:阅读演讲范文、名篇,掌握措辞💆🏼、谋篇😡、修辞等演讲稿写作方法🚐;观摩经典演讲以及课堂实践🏋🏽,习得演讲技巧;浅尝西方修辞学理论,批判性评价他人演讲。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富有逻辑地表达观点💪🏽,自信地展示自己,成功地说服他人🚣🏽,有效提高在公共场合的英语演讲能力。
11.《财经学术英语》(第二学期开始开设)
预修要求:本课程具有一定难度,适合基础较好同学⚈,也欢迎有志于提高英语水平的其他同学🦸🏽。
《财经学术英语》的授课对象为财经🥷🏽🔚、管理类相关专业(或者学习经济类相关课程的其他专业)中已经具备四级或相当程度(或者高考英语分数125分及以上)的本科生。本课程是一门基于财经内容🚫、训练听说读写技能的综合性ESP 课程🧑🏿🚒🩺,旨在夯实语言技能,培养批判和创新思维能力,提升学术技能(academic skills)🫁👩🏻✈️,特别是提高学生在英语环境下学习财经类专业课程时所必须的英语学术技能。
本课程侧重学术英语技能的培养,包含了学术听力、学术口语👩🦯➡️、学术阅读和学术写作,主要解决学生从普通英语(大学英语)向以英语为媒介学习财经专业课程转变过程所遇到的语言技能问题,基本涵盖了托福和雅思考试中学术部分所测试的主要语言技能。此外,本课程在提高学生实际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之外🧑🏽🎄,还有助于让学生熟悉财经领域的前沿信息和热门话题🧟♀️,掌握专门词汇,熟练专业语言的运用。具体而言,学术听说方面侧重培养记笔记(note-taking)、复述(retelling)👣、提问(asking questions)、学术研讨(seminar discussion)、评价和评论(evaluation and comments)以及研究调查的展示👮♀️;学术读写侧重分析学术文章长难句理解、专业词汇、框架结构👩🏿🎓、文体特点⤵️、基本格式👲🏼🕊,训练paraphrasing、概要撰写(summary)、描述图表、书评(book review)和小型研究论文🤩。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听说读写技能的训练不是割裂开的,而是有机地整合在四个财经话题单元中,由浅而深🤲🏼🕵🏽♀️、循序渐进地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