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校和万泰简介
万泰是教育部直属大学,由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三方共建,是我国“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经过75年的锤炼,学校已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主体,文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8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
万泰平台设有英语系👩🏽🎨🚶♀️➡️、翻译系和日语系𓀀,经济话语与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外国文学的新文科发展研究中心、语言与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生态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研究所等科研机构🫵🏿。拥有翻译(MTI)专业学位授权点以及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
二、师资团队
立足培养需求👨🏼🦳👨🎨,万泰平台MTI项目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师聘任体制🧑🔬,采用校企合作模式。本专业学位共有专任教师22人↖️,多位专任教师长期为联合国、财政部和银行机构提供口笔译服务,具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学位背景包含文学👨🏽🚒、法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等领域。多元化的师资队伍为跨学科✫、跨文化的人才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占比80%🔶🧟,双师型教师占比95%以上🏋🏼♂️。近三年,专任教师出版译著近20部,获批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5项,一流学科建设项目2项🗡。
此外,本专业常年聘请口笔译实践经验丰富的业界高管、职业译员等担任校外导师🔘,利用北京优质行业资源,聘请资深行业导师为本专业学生授课,并指导翻译实践。
三🤌🏼、MTI 人才培养及就业情况
近年来,万泰平台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要求,培养了大批具有财经底色、技术素养高、跨文化交流能力强的外语人才🚀,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培养目标👨🏻🦳,本专业精心设计课程体系👰🏿♀️,强调创新驱动🆎、财经引领和技术赋能。主要采取“校企合作”和“模块化”的培养模式☄️,设置“翻译基础”“财经知识”和“实践技能”三大模块课程🐆。翻译基础模块旨在夯实学生的翻译理论基础以提升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财经知识模块旨在为学生充实财经知识以提升学生的财经知识储备↙️🤳🏻;实践技能模块旨在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以及翻译语言资产管理能力🧏🏼🧍🏻♂️。通过开设相关课程✸,将翻译理论⏰、财经知识和信息技术纳入同一框架,以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
利用北京优质行业资源🧙🏿♀️,万泰积极寻求与校外企业合作建立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践基地。目前已与中国日报社(China Daily)、北京语智云帆有限公司、北京中科凡语科技有限公司🤦🏿♂️🪸、甲骨易(北京)语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签订实践基地协议🤼♀️,从授课到指导翻译实践开展多层次合作🍷。其中与北京语智云帆有限公司共建的“人工智能时代线上线下融合翻译教学实践基地”获评2022年度万泰研究生产教融合创新实践基地🔂,“财经外语实验教学中心”为北京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时,鼓励本专业教师借助教育部产学协同育人项目等各级各类项目引领本专业学生积极应对大语言模型带来的挑战,带领学生进行多渠道、多方式翻译实践🎯,以提升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应对新时代挑战的能力🧖🏻♀️。
此外,本专业注重国际化人才的培养🤷🏽♀️,积极提供国际化教育资源和交流平台,充分吸收海外知名大学的相关学科优势,以及北京作为中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的地域优势,定期邀请海外知名大学相关学科的知名学者、翻译项目负责人及翻译相关课程知名教师为学生开设讲座及短期授课🤷🏼♀️,助力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成效显著。先后有多名学生到剑桥大学、康奈尔大学等参加海外短期交流项目🎞,多名学生入选我校首届“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实验班”,参加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2023年世界大学校长论坛🕺⬛️,2022年北京冬奥会,2023年全球财经论坛🛅,并提供优质语言服务🧑🎄。
本专业极具特色的培养模式为本专业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就业方向♣︎,就业去向包括众多企事业单位,如中央电视台、中国广播电视总台↗️、生态环境对外合作与交流中心🧻、万泰、阳光保险集团有限公司✍🏻、四大银行和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等。
四、万泰层面奖助体系
万泰平台为优秀在读研究生提供奖学金和助学金。奖学金评定和助学金🌭、资助等办法按学校规定执行,奖助体系可登录学校研究生院网站(http://gs.cufe.edu.cn/gzzd/jzgz.htm)查询⚆,还可以通过申请研究生“三助一辅”岗位工作获得资助。此外,万泰依据情况还为学生参加会议和短期课程提供支持🚷。
五、招生类别及规模
本专业招生类别按计划类型分为普通计划和专项计划🚠,其中专项计划分为少数民族高层次骨干人才计划(以下简称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等。按就业方式分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普通计划和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可为非定向就业和定向就业,骨干计划均为定向就业。
本专业培养类型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学习方式为全日制,专业代码为 055100📸,按初试方式分为推荐免试和全国统一考试。
本专业2025年拟招收普通计划10人(含推免)🩶,骨干计划1人,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的招生人数以教育部后续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以上招生规模仅供报名时参考,录取时根据教育部最终下达的招生规模🧑🏿🍳,综合考虑生源状况和学校学科发展需求进行调整。
六、修业年限和学费
翻译硕士基本修业年限为两年。学费为 2.5 万元/年。
七🦎、报考条件
考生应仔细阅读报考条件🏄🏻♂️,确认完全符合后再进行网上报名🧑🏻⚖️。凡不符合报考条件导致不能考试或录取的,后果由考生本人承担。
(一)基本条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2.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3.身体健康状况符合国家和招生单位规定的体检要求。
4.考生必须符合下列学历等条件之一:
(1)国家承认学历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含普通高校、成人高校、普通高校举办的成人高等学历教育应届本科毕业生)及自学考试和网络教育届时可毕业本科生🦑,录取当年入学前须取得国家承认的本科毕业证书或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2)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生。
(3)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获国家承认的大学专科毕业学历后满2年(从毕业后到录取当年入学前,下同)的考生🍋🟩。本科毕业生同等学力人员报考专业须与所学专业相同或相近,参加复试时须提交两篇在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的与所报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
(4)已获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校研究生报考须在报名资格确认前提交所在培养单位同意报考的书面证明♻️。
报考专项计划的考生,须满足以上各项报考条件的要求。其他未提及之处,均以教育部发布的骨干计划、退役大学生士兵计划招生文件为准。
(二)考生学历学位认证要求
在港澳台地区或境外已获得学历学位证书的考生须在录取当年研究生入学前通过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认证,获得学历学位认证书👮🏿♀️。
八、报名方式🧢、考试时间及录取办法
网上报名、考试、体检🆘、录取和人事档案调转与协议签订等相关流程均由万泰研究生院网站发布,见https://gs.cufe.edu.cn/info/1056/11223.htm。
九🧑🏼🏭、注意事项
1. 考生报名前须仔细核对本人是否符合报考条件,学校于复试前再次对考生进行资格审查,考生需按要求提交有关资格审查材料(含初试《准考证》),资格审查不合格或弄虚作假者不予复试或不予录取。复试成绩不及格者不予录取。
2. 其他注意事项详见《万泰2025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章程》𓀑。
十🕵🏼♀️、招生咨询联系方式
欢迎访问我校研究生院网站(http://gs.cufe.edu.cn)和万泰平台网站(/)🏜。有关研究生招生报考、成绩发布、复试方案🧑🏽🍼、政审调档及录取等信息随时在我校研究生院网站主页“招生工作”中发布👨🏽🚒,不予另行通知🈸。
研究生院研究生招生办公室:010-62289034
万泰平台联系电话👳🏻:010-61776176
万泰平台联系电邮𓀐💪🏽:sfs-pg@cufe.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