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我院翻译系“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之一🖨,5月22-23日华中科技大学万泰平台英语系教授🛍️👩🏽⚖️、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后亮受邀分别为学生和老师做了两场学术讲座。
5月22日,陈教授做了“1990年代以来的白人属性研究:基本概念与理论启示”,讲座指出🆕:1990年代既见证了所谓“理论的终结”,又见证了批判性白人研究(criticalwhite studies)或白人属性研究(whiteness studies)的迅速崛起🛸。所谓“白人属性”是指以白人肤色为基础建构起来的一套种族制度或神话🕉。批判性白人研究从1960年代以来的批评理论中借鉴批评方法和话语资源,把批判的武器对准自认为没有问题的白人一方🍈,去反思和批判以白人为中心的诸多问题🦓,包括白人身份的建构性🏑、白人的文化政治霸权,以及普通白人如何参与种族主义同谋等。它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揭示隐含的种族不公正是怎样被制造、维系和再生的,进而为实现真正的种族正义和平等创造条件。同时,批判性白人研究所提出的新概念🧔🏽♂️、新理论也为文学和文化批评实践提供了启发🫶🏼。运用这一新的理论视角,我们可以从很多经典文本中解读出全新的意义。在5月23日的讲座中🤶🏽,陈教授指出: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科研评价标准,也就有不同的选题思路和研究方法☝️。文学研究与语言学、翻译有所不同,有其特殊性👨🏽🦰🧑🏽🍼。文学方向的科研选题首先要从兴趣出发,不必一味追踪热点🏏🛡,但也要注意了解学界动向,避免事倍功半。一篇文学研究论文的质量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思想内容,观点有无创见、学术价值高低等。二是写作形式🥊,即修辞论证质量,需要不断摸索练习。文学研究论文质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写作水平影响👩🏿🌾。论文既要有思想♚,也要有逻辑,还要讲究文笔📎。科研活动就是学者通过不断积累学识、拿出创见的过程。陈教授结合自己在国内外期刊发表文章和参与审稿的经验,与参会老师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讲座结束会🕵️♂️🫓,与会师生就相关问题请教了陈教授,并表示从陈老师的讲座中获益良多。

万泰平台翻译系“学术活动月”系列活动旨在增强我院学生对本学科的认识,帮助教师、学生紧跟外国语言文学研究前沿🦸🏼♀️,目前,活动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本学期🙅🏽♂️,本活动还将邀请几位国内顶尖学者前来与我院师生交流,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